第(1/3)页 方仲顿了一下,脸上闪过了一道苦涩。 “只是下官的劝诫,她只听进去一半。她也不知道受了何人指点,觉得扶持她的那些弟弟们,不如扶持下官,好让下官帮她照顾着她的弟弟们。 她帮下官谋了一个开封府判官的职位。 下官也想出人头地,也想让昔日将下官扫地出门的房氏族人看看,下官并非是寄人篱下的下贱人,反倒是他们眼下,没有看到下官的才能。 所以下官没有拒绝,也没办法拒绝。” 诚如包拯所言,出任开封府属官,外任开封府辖下的知县,再入朝充任言官,是一个青云梯。 少有人能拒绝。 一般皇帝看重的人,才会走这一条青云梯进入朝中担任要职。 虽然如今朝中的制度已经做了改变,但是一些旧规矩还被保留着。 除非新的制度彻底的烙印进大宋,不然旧有的一些规矩就会一直沿用下去。 革新革新,革的不仅仅是制度,还有人心。 寇季盯着方仲,平静的问道:“你帮她的那些弟弟处理了不少麻烦吧?” 方仲点头道:“八条人命案……” “草菅人命!官官相护!乃是死罪!” 包拯阴沉着脸在一旁道。 方仲苦着脸道:“下官正是因为知道其中厉害,所以没胆子找寇公主动认错,也没胆子逃。” 包拯冷笑道:“或许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吧。你不要再本使面前耍心眼,本使办过的案子,比你处理过的不知道要多多少。 你那点小心思,瞒不过本使。” 或许知道自己躲不过去,所以方仲也不遮遮掩掩,反倒十分坦诚的承认了,“下官是存在着侥幸心理。下官的官位得来的不容易,还没直上青云,还没有让房家的人承认自己鼠目寸光,所以下官真的不想失去它。” 包拯冷哼道:“帮人遮掩命案,乃是重罪。你一遮掩就是八条人命,你就别想着保官位了,先想着保命吧。” 方仲苦笑了一声,没有言语。 寇季等到他们二人说完话以后,若有所思的道:“难怪我拿房美人的家人威胁她的时候,她无动于衷。 拿查跟她有关的人威胁她的时候,她居然一头撞死。 她心里清楚,她在宫里遭遇的事情,吃亏的终究是她。 所以官家如何断案,她家里人都不会死。 但是一旦查出了你,掌握了她弟弟们的罪证,甚至挖出了背后帮她的那些妃嫔以后,她得死,她家里人也得死。 即使官家肯放他们一马,那些背景身后的妃嫔也不会放过他们。 所以她才一头撞死在了官家的寝宫。” “她真是自杀的?” 方仲有些不敢相信的瞪大眼。 寇季瞥了方仲一眼,就像是没听到方仲的话,他淡然问道:“谁帮你谋的开封府判官的职位?” 方仲迟疑了一下,“可不可以放过下官的家人?” 寇季点点头,“你虽然有罪,但是还没有到株连的地步。朝廷不会为难你的家人。为了避免其他人为难你的家人,我可以让她们迁移到边陲上去。 边陲上有重兵坐镇,一些宵小还不敢放肆。” 方仲吐了一口气,道:“那就好……帮下官谋官的是淑妃娘娘,淑妃娘娘的娘家和吕府是姻亲。 当时吕公还在朝。 走吕公的路子,下官轻轻松松的坐到了开封府判官的职位上。 按理说,下官一任满了,该升迁的。 但是吕公已经被发配到了青塘。 您的人似乎不喜欢吕公,也不喜欢调戏吕公提拔上来的人。 所以下官还在开封府判官的位置上坐着。” “周淑妃……” 寇季嘀咕了一下周淑妃的名字,微微皱起了眉头。 寇季对包拯吩咐道:“带他到刑法司大牢,命人严加看管,别让一些宵小之辈伤了他的性命。 他所作的一切,当以国法论处。” 包拯拱手道:“学生明白……” 包拯在向寇季施礼后,带着方仲离开,方仲也十分顺从的跟着包拯出了陈记酒楼。 在二人走后,寇季眉头皱的更紧。 一个小小的美人之死,牵扯出了两位皇妃。 听方仲的意思,有恩于房美人的妃嫔,数量不少。 那又是谁逼迫着房美人去祸害太子呢? 房美人就算是再蠢,也应该清楚,祸害太子,就是在欺负曹皇后。 而曹皇后是六宫之主,有收拾她的权力。 所以敢逼迫房美人去祸害太子的,必然是一位有身份的,且身份不低的人。 对方能布下如此大局,必然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地。 所以对方有把握在曹皇后发难的时候,保住自己。 母凭子贵,有皇子的妃嫔,才有资格跟曹皇后叫板。 “张贤妃?周淑妃?还是其他人?” 寇季思量着站起身,往陈记酒楼外走去。 寇季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定论,是因为他手里没有足够的证据,证明此事。 除此之外,他觉得,何德妃再夺嫡的事情上不积极,明显有些不正常。 要知道,何德妃比宫里的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。 她在入宫之前,就已经做好了帮自己的子嗣争夺皇位的打算。 她若是生下了皇子,自然母凭子贵。 若是生不下皇子,少不了要效仿刘娥旧事。 如今她生下了皇子,自然少了一番杀戮。 但她帮儿子夺取皇位,是必须做的。 所以何德妃在夺嫡的时候不出手,寇季觉得不正常。 至于张贵妃,寇季没必要去怀疑。 张贵妃和张贤妃姐妹是一体的。 张贤妃在夺嫡中插手,就等于是在帮张贵妃。 如今一条线查到了张贤妃头上,一条线查到了周淑妃头上。 寇季觉得,自己有必要进宫去问问。 寇季离开了陈记酒楼,先回到了府上,睡了一夜后。 次日一大早,就坐着马车进宫了。 寇季并没有去上朝,而是在议事堂里等着赵祯。 寇季如今尽量在抹除自己在朝堂上的痕迹,尽量让三三制三权分立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制衡。 也在努力的让三三制三权分立融入到大宋。 赵祯的皇位,他的总理大臣之位,都是三三制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最大的障碍。 因为无论是赵祯,还是他,都有破坏三三制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局面。 第(1/3)页